特朗普提到的重大进展 新华社只字未提

美国总统特朗普12月29日上午发布推文说,自己刚刚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长时间且非常好的通话,提到双方谈判与协商进展顺利,并取得进展。如果能够达成协议,将会是非常全面、涵盖所有主题、领域和争议点的协议。特朗普推文最后特意强调“正在取得重大进展”。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也就是北京时间12月29深夜,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公布了此次习特通话的大致内容。


特朗普为了竞选连任离不开打中国牌,并以此打造自己的强大形象(图源:VCG)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应对美国单方面挑战时也不甘示弱(图源:新华社)

和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推文内容相比,中国官方发布的新闻稿当中强调了三个信息:第一,两位领导人在通话中都希望双边关系取得“稳定发展”,中美双方正努力兑现贸易休战以来的承诺。第二,两位领导人讨论双边及地区各种议题,不局限于双边贸易争端。第三,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向特朗普表达新年祝福,期待双方把握住2019年中美建交40周年双边关系发展的契机。

比较两位领导人的通话,很难看出特朗普所说的“重大进展”是什么。如果回顾阿根廷习特会所达成的共识来看,所谓的“重大进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盗窃、强制性技术转让、贸易失衡等问题。

12月2日,特朗普和习近平会晤后提到,习近平做出承诺,会加大购买美国产品,尤其“大量购买”美国农产品和天然气,会对美国农业、工业、计算机等各种类型的产品带来积极影响。特朗普还说,习近平如果批准芯片公司高通(Qualcomm)收购恩智浦(NXP)半导体协议,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a big thing)。

12月3日,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和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接受媒体采访,也都强调了“习近平的承诺”。加上媒体的爆料,这些中国承诺不光局限于购买美国农产品,而且还涉及中国的结构改革以及如何解决网络攻击、强制性技术转让和市场准入限制等问题。

就在12月29日习特通话前两天,中国最高法院宣布,将将设立知识产权法庭。另外,中国立法机构也将通过立法强化外国企业的产权保护。其中,中国立法机构正在审议的《外商投资法(草案)》,拟明确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并加强外商企业的产权保护。

该草案鼓励基于自愿原则和商业规则开展技术合作,技术合作条件由投资各方协商确定,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舆论分析认为,中国这些举措明显是应美国要求而做出的。中国通过立法促进和保护外资,也有助于增强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一些美国媒体和政客则一贯地怀疑中国立法的成效,认为中国很难通过法律途径兑现政治层面的承诺。尤其是特朗普内部的鹰派幕僚担心,中国即便通过立法促进改革,但执行是否到位则是另外一回事。所以,特朗普很有可能是在夸大当前中国所采取的举措。

而且,特朗普背后的美国右翼或传统精英支持打贸易战并不只是为了解决双边贸易争端,而是从战略上遏制中国经济及技术崛起。特朗普要求中国采取举措减少美国对华贸易赤字,而他的鹰派幕僚则要求改变经济制度,改变相关不利于美国竞争的产业政策。这种终极诉求短期内肯定不会得到满足。

但无论如何,中国国企分阶段进口美国大豆、中国最高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中国立法机构通过立法禁止强制技术转让,都会被特朗普视为中国正在兑现习特会承诺,逐渐满足之前美国提出的硬性要求。这些或许都是为了让双方的贸易谈判能够进展顺利。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美国副贸易代表吉瑞思(Jeffrey Gerrish)和美国财政部主管国际事务的副部长马尔帕斯(David Malpass)将于1月初访华。特朗普指定的贸易谈判主导者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暂时不会访华。待到瑞思访华取得成果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才有可能访问美国,同莱特希泽及美国财长努钦(Steven Mnuchin)举行进一步谈判。目前,瑞思和马尔帕斯访华的具体天数尚未确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